醉駕入刑以來,“喝酒不開車,開當鋪車不喝酒”的道理已經深入人心,但卻很少有駕駛員知道,平常看起來用於治病的小小藥丸,也有可能對安全駕駛造成影響。尤其是像感冒藥等藥物,服用後可能出現的嗜睡、眩暈、視物模糊等副作用,對於一名正在駕駛車輛的司機來說,其背後的安全隱患甚至不亞於“酒駕”。
  前日下午5點半左右,二環路西區醫院路口附近發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輛紅色的大眾轎車在路口左轉時撞到了前方正常行駛的灰色尼桑轎車。據後車駕駛員劉小姐回憶,由於這兩天有點感冒,午飯後她便服用了感冒沖劑和膠囊。“室內裝潢開車時有點暈乎乎的,連怎麼撞上的都不知道。”
  民警提醒,這類藥物的包裝上辦公室出租一般都會標註出駕駛人員或其他從事高危工作的人群謹慎服用的字樣,如果您是一名駕駛員,駕車前應儘量避免服用此類藥物,以免對駕駛造成影響。
  昨日,記者隨機對身邊的20名駕駛員進行了調查,在參與調查的駕駛員中,所有人都對“酒駕”有著明確的認識,但對於“藥駕”所帶來的影響,許多駕駛員卻不以為然。關鍵字20人中,有14人表示儘管知道服用感冒藥等藥物會犯困,但如有需要仍然會在服藥後繼續駕車,“平時開車也會有犯困的時候,在車上備上一杯濃茶水或者咖啡就不用擔心了。”一名駕駛員這樣告訴記者;有3人表示服用藥物對駕車基本沒有影響;另有3人表示在服用藥物後自己會主動選擇儘量不開車,或在副作用過去後再駕車。
  記者隨後採訪了我市交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儘管道法上沒有對駕車時服用藥物的情況進行規定,但一般藥物上都會標註出可能對駕駛人員或其他從事高危工作的蒸烤箱人群謹慎服用的字樣。“如果有駕車需要,應儘量避免服用此類藥物,或者在服用後休息一段時間待副作用過去後再駕車。以免藥物的副作用給駕駛行為帶來安全隱患,造成事故。”
  省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龍恩武指出,藥品具有雙重性,除主料作用外,還有不良反應。服用藥物後可能出現嗜睡、眩暈、視力模糊、多尿、平衡能力下降等現象,都會影響人的反應能力和正常操作。特別對於駕車、機械操作和高空作業的人群來說,可能會導致反應遲鈍和判斷失誤,甚至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
  影響駕駛常見藥品>>>
  以下藥物
  駕駛員服用需謹慎
  1、抗感冒藥:
  多採用復方製劑,組方有解熱藥、鼻黏膜血管收縮藥或抗過敏藥,後兩者可緩解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和流淚等癥狀,服用後易嗜睡。
  2、抗病毒藥:
  金剛烷胺可刺激大腦中與精神有關的多巴胺受體,服藥後有幻覺、精神錯亂、眩暈、嗜睡、視力模糊的癥狀。
  3、抗偏頭痛藥:
  服用苯噻啶後可有嗜睡、困倦和疲乏癥狀。
  4、抗高血壓藥:
  交感神經末梢抑製藥利血平、降壓靈中樞抑制,較大劑量時可引起嗜睡、發力、註意力不集中。中樞性降壓藥甲基多巴引起嗜睡。
  5、降糖藥:
  如果降糖藥選用不當可引起低血糖,也會影響安全駕車。各類降糖藥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應的“潛力”,以胰島素和磺酰脲類多見。
  6、解熱鎮痛藥:
  服用雙氯酚酸後可出現腹痛、嘔吐、眩暈癥狀,發生率為1%,個別患者可出現感覺或視覺障礙及耳鳴癥狀。服用布洛芬後偶見頭暈、頭昏、頭痛癥狀,少數人可出現視力降低和辨色困難。
  駕車用藥安全事項>>>
  看清副作用
  服藥後6小時再開車
  1、到市民零售藥店購藥時應請教執業藥師,取得用藥指導。
  2、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特別註意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不可超劑量用藥,更要避免藥物在血液濃度峰值時開車。
  3、去醫院看病開處方時,應主動告知醫生是否開車,請醫生開處方儘量避免開出對駕駛員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
  4、服藥期間如果出現異常,盡可能去醫院請教醫生,不要勉強開車。
  5、常用藥如治療感冒,咳嗽類等藥物,不能掉以輕心。
  6、上車前4小時不宜服藥,或是服藥後6小時再駕車。對易產生嗜睡或昏迷的藥物,服用最佳時間為睡前半小時。
  本報記者 楊天 李旻  (原標題:吃了感冒藥開車有點暈 追尾了怎麼撞的都不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dfzeeqm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