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敏
  “蔬菜上保險,這行得通嗎?”9日,沂南縣德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張高雲表示懷疑。他說,對種植大戶而言,就算政府補貼八成,保險費仍不是一筆小數目,需要好好掂量一下。
  在張高雲看來,蔬菜種植有漲有賠,這很正常。“對成百畝甚至上千畝的種植大戶來說,對市場分析相對精準,賠少賺多,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強。”張高雲認為,市場都是有周期的,比如三年行情好一年行情差,但差行情帶來的損失,不會比三年保險金額高多少,搗鼓保險不值當。
  和張高雲想法不同,小散戶對此持歡迎態度。濟南唐王鎮司家村菜農韓作海去年冬天就錯過了白菜的“巔峰時刻”,濟南1月份市區菜價連續11周小幅上漲,韓作海卻在入冬的白菜集中上市期,一股腦把菜全賣了。當時看著價格低到一塊錢七八斤,越賠越多,韓作海一心急就坐不住了,結果啥錢也沒掙著,白辛苦了一場。
  “像韓作海這樣的菜農,只種著一兩畝地,五六千塊錢的收入就是老兩口一年的口糧,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太差了,對蔬菜險的需求很明顯。”山東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清津說,以白菜為例,一畝地的保費是110元,政府負擔八成,農民自己交22元,但是一旦白菜爛在地里了,能獲得最高1100元的賠償,這對散戶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散戶們估計得“白開心”一場了。大路菜保險的試點,擬讓種植大戶、農業企業或農業合作社自願投保,散戶們並不在試點的計劃範圍內。
  張清津也擔心,政府補貼八成能否一直保持。一旦政府補貼減少後,大戶恐怕也難捨得花上萬元投保。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原標題:不在試點範圍內散戶“白開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dfzeeqm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